病灶组织被“染色”,血流变化清晰可见,为重要部位的微创手术操作进行“导航”……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在一台荧光显微镜的帮助下,顺利为一位肿瘤患者完成手术。 这是浙大二院今年年初引入的新款神经外科彩色荧光显微镜,也是该院第二台具有肿瘤“黄荧光”和血管“白荧光”双重荧光显像功能的高端手术显微镜,为神经外科医生开展精准微创手术提供了重要保障。 神经外科彩色荧光显微镜(资料图) 过去,传统外科手术受照明和医生视力等因素影响,需要在患者身上扩大切口,才能看清位置较深的神经及血管;后来,放大镜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医生的“视力”;现在,荧光显微镜不光让医生看得更清,还赋予了他们“透视”的能力。 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相关荧光显像材料后,血管和某些恶性肿瘤能够在荧光显微镜下显像,清晰呈现血管中血流的变化和肿瘤边界,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组织。 “一台荧光显微镜融合了两种显像模式,‘黄荧光’看肿瘤,‘白荧光’看血管,为医生做手术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。”张建民主任说。 神经外科医生在荧光手术显微镜下为患者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对精准度要求非常高,“看清楚”是第一步。血管壁是否狭窄,血管内是否有硬化,动脉瘤有无残留?这些无法在血管外部判断的问题,可以在高分辨率、高清晰度的光学系统和显像系统支持下,通过血管荧光造影得到解答。 张建民主任表示,胶质瘤等恶性肿瘤不像良性肿瘤具有清晰的边界,生长状态像树根一样,医生要做的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胶质瘤最大化切除。 荧光是如何让肿瘤“原形毕露”的呢? 张建民主任解释道,人体发生病变之后,某些肿瘤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可与特定的显像药物结合,在特殊成像设备下显示荧光。肿瘤“黄荧光”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区,将胶质瘤等恶性肿瘤“染黄”,医生能够直接通过显微镜了解体内肿瘤的全貌,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全切除率,减少残留,降低复发率。同时可以尽量避开血管,减少出血,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所受的术中损伤。